自然发酵大酱不愁卖
时间:2020-02-16 09:03:35 来源:望德堂环保厂家 浏览量:3
自然发酵大酱不愁卖
盛产黄豆的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九龙村有制作和储存大酱的习俗,村民崔英子做的大酱是自然发酵的,口感纯正,保存几年也没事。她一年能做近100吨,还不够卖,能纯赚20万元以上。 朝鲜族大酱通常是在秋季制作,要用清水煮好黄豆,然后沥干水分,再全部碾碎,接下来要把豆泥揉制成扁圆形状的豆饼,做好的豆饼要拿到阴凉处晾干,再用稻草把干豆饼扎成串,成串的豆饼要吊挂在木桩上风干。大概15天之后,风干的豆饼才能用来发酵制作大酱,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,然后再储存两个多月才能食用。2000年以前,这里的村民做酱是自家吃,偶尔有剩余的大酱,卖给附近的小商贩,价格每公斤不到1元钱。 后来,该镇春兴村的朴允玉办理了大酱制作和经营许可证。她和丈夫拉了200公斤大酱到延吉的农贸市场销售,不到一个星期,就以每公斤2元钱的价格把大酱全部卖了出去;还有饭店的采购员给朴允玉打来电话,要求每周按时给饭店供货,每公斤的价格能卖到三四元钱。当年朴允玉就在农贸市场卖出了近5吨大酱,赚了近万元。眼看生意越来越多,朴允玉自家的大酱不够卖了,她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做酱。 消息很快就传到与春兴村相邻的九龙村,九龙村做酱的人比春兴村还多,可村民卖酱时不是一条心,商贩就趁机压价,有些村民想早点回收资金,赚不到钱也急着卖。于是九龙村村主任崔东燮召集村里几个制酱大户商量成立协会,让大户带动小户制作大酱,统一销售。2004年春天,九龙村大酱协会正式成立,由13家农户组成,给大酱注册了商标,大户向其他农户传授制酱方法,统一大酱的口感和质量。 在延吉的汉族餐厅和朝鲜族餐厅,大酱都是必不可少的食材。在延吉市的大型农产品展销会上,外地客人对依兰大酱的口味产生浓厚的兴趣,回家之后都带一点回去。当地一家饭店的老板刘在军每天都要用掉15公斤左右的朝鲜族大酱,他听说展销会上有本地大酱参展,马上跑去一家一家品尝;当即就跟九龙村大酱协会签下了订单,按照4元1公斤的价格,每月订购500公斤朝鲜族大酱。于是,除了刘在军之外,还有许多本地和外地的客户也都开始从九龙村订购大酱了。此后,协会接了订单大家轮流卖,一家接了订单,如果库存不够,就带着别人一起卖。 2006年,崔英子接到了一个50吨大酱的订单,可当时她只有40吨库存,她就把客户带到了村民金光玉家里。金光玉家的大酱是在崔英子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,口感和质量跟崔英子的大酱很接近。这一次,金光玉也跟着卖出了10吨大酱。 如今,依兰镇的农民们联合起来一起做酱,一起销售,市场扩大到东北三省及京、沪等地,甚至还通过经销商把大酱远销到韩国和俄罗斯,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。从此,朝鲜族大酱从不知该怎么卖变成了不愁卖,年产2000多吨还脱销。
青海治疗牛皮癣医院泉州治疗癫痫病费用
南通治疗男科费用

- 上一篇:p一资源概况pp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
- 下一篇:p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